hoka shoes

Posts Tagged ‘ 國務卿

蓬佩奧的中國觀

【近年來,中國通過建立全球海上網絡,而逐步獲得了此前大國通過重大軍事勝利才能實現的政治與經濟影響力。在提供令經濟狀況不佳的國家難以抗拒的廉價融資之後,中國通過對於這些國家港口及基礎設施的營建不斷擴大自身的地緣政治優勢。中國所帶來的挑戰引起了美國的高度危機感,而美國現任國務卿蓬佩奧的一系列外交行動與言論則正是美國對於這種挑戰之應對的體現。

本文於2019年11月7日刊載於《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旨在對美國視角下中國重商主義式商業擴張的表現與特點進行解析,並以蓬佩奧的言論為線索梳理美國針對於此採取的應對管道。作者克里斯多夫·R·奧迪亞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政治經濟學和基礎設施融資,現時他正在撰寫一本關於中國在海上貿易與物流方面的全球擴張所帶來的安全問題的著作。】

在雅典一個陽光明媚的週六下午,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與希臘國務卿在希臘外交部舉行的一個簡短儀式上進行了對話。在與希臘簽署國防協定的同時,他將目光投向東方,發起了一項新的美國戰畧以對抗中國的商業擴張。那份協定中並未提及中國,但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它標誌著對中國對於希臘、地中海地區及歐盟之野心的重大挑戰。

簽約地點距離比雷埃夫斯港(the port of Piraeus)僅幾英里,該港口緊鄰希臘首都,是中國在西方商業野心的主要標誌。中國總理李克强2014年訪問希臘時曾將比雷埃夫斯港稱為中國“進入歐洲的門戶”。到2016年為止,中國國有的中遠航運(COSCO Shipping)已根據希臘政府的特許契约獲得了運營比雷埃夫斯港公司的主要控制權。在新的協定之下,此前對於美希國防合作年度陞級的要求被繼續合作的承諾所取代,這一更正為進一步利用克里特島(the island of Crete)上蘇打灣(Souda Bay)的海軍設施奠定了基礎,使得與無人機相關的業務合作與技術轉移正式化。另外,更重要的是,它承諾讓美國參與對於亞曆山德魯波利斯(Alexandroupoli)的新的海軍與空軍設施的研發——亞曆山德魯波利斯是希臘東北部有著重要戰畧意義的港口。

簽署協定並在一場面向希臘官員和商界領袖的演講中將中國的經濟實踐責備為“強制性”後,蓬佩奧在雅典接受《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專訪時解釋了美國應對中國商業擴張的戰畧。

美國的努力是全面的——蓬佩奧表示,美國已經為那些因中國項目而遇到商業或安全問題並要求援助的國家提供了幫助——但他同時承認,美國很晚才認識到挑戰的範圍。中國商業擴張的一個方面,即其現時在世界範圍內處於領先地位的港口網絡,使得對抗中國變得更加複雜與持久。

通過建立全球海上網絡,中國實際上已經扭轉了征服的邏輯。中國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了經濟和政治影響力,而此前大國都是通過重大軍事勝利才獲得這種影響力的。“這當然是真實的,”蓬佩奧說道,中國“獲得了特許契约,要麼最終得到地產和港口本身,要麼成為現有設施的主要股東。”他表示,“他們親力親為地與地方政府打交道,但並沒有以立足規則的透明管道行事。這賦予了他們真正的權力與力量。”

蓬佩奧在接下來的講話中強調,與希臘達成的新安全協定標誌著一次迄今為止最為清晰的聲明,表明美國因中國長期不受阻撓的擴張,而將其視為直接的挑戰。蓬佩奧在對地中海四國(義大利、黑山、北馬其頓、希臘)為期一周的訪問中充分展示了這一新舉措。每當其結束對於一個國家的訪問——有些訪問包括了與該國總理的會晤,他都會在新聞發佈會上強調與中國做生意的風險。例如,當蓬佩奧在羅馬與義大利外長路易吉·迪·邁耶(Luigi Di Maio)會晤後,他警告稱中國在貿易和投資方面的“掠奪性手段”對兩國都是一種“威脅”。蓬佩奧還指出,“當中國共產黨通過投資獲取公權力或威脅國家安全時”,相關國家應該維護自己的利益。

在強調接受中國資本並將其用於基礎設施和科技項目的風險時,蓬佩奧會根據不同的盟友和參會者調整自己傳達的資訊。“答案取決於聽眾,”他告訴《國家評論》,“在每種情况下,我們都會盡力做到真誠。我們不會誇大其詞,不會過度炒作,不會進行誤導。我們試圖指明具體、可預測且與各個國家的決策過程相關的真正風險。”

 

美先撤制裁朝始全棄核 金正恩企硬氣走特朗普

美國參議院26日通過涉藏決議,莫名其妙的無知和傲慢

美國參議院26日通過涉藏決議,聲稱甄選第十五世達賴喇嘛的職責只屬於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的私人辦公室官員,中國政府對這一宗教活動的任何干預均無效。據瞭解,這是美國會參議院首次通過類似決議。“這項決議又一次向世人表明了美方某些人一貫的、莫名其妙的無知和傲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7日在回應《環球時報》記者有關此事的問詢時這樣表示。

據印度報業托拉斯27日報導,這項議案是由馬爾科·盧比奧、帕特裏克·萊希等幾名美國議員共同提出的。他們稱“要和西藏人民站在一起,與其是堅定不移的朋友”。通過的決議中包括這樣的內容:藏傳佛教有權在不受中國政府任何干涉的情况下自行决定領導人,包括未來的十五世達賴喇嘛。“中國政府任何企圖任命或安插自己的候選人擔任包括十五世達賴在內的藏傳佛教領袖的干涉都是無效的。”此外,該決議還將1959年3月10日——西藏爆發叛亂的日子定為“西藏權利日”,並呼籲美國國務卿全面執行2002年通過的《西藏政策法案》。

針對美方無理干涉中國內政的做法,華春瑩27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活佛轉世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傳承管道。達賴喇嘛活佛轉世系統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有一套完整的宗教儀軌和歷史定制。達賴喇嘛的轉世,應當遵循宗教儀軌、歷史定制和中國法律、法規進行,而不是由誰說了算,更不是由任何毫不相干的外國說了算。
近日,美國務院還在《2017年國別人權報告》中就中國人權狀況,包括少數民族問題等進行指責。華春瑩說,美國的一些議員和官員本應集中精力為本國人民服好務,但很可惜的是,他們似乎總是有選擇地忽視自己國內面臨的問題,而對其他國家內部事務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心”,對其他國家的內部事務指手畫腳、說三道四。

華春瑩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現在美國國內的問題很多。根據中國國新辦剛公佈的《2017美國的人權記錄》,美國系統性種族歧視加劇了社會撕裂,執法司法領域存在系統性種族歧視。42%的受訪美國群眾表示對美國的種族關係感到極度擔憂,58%的受訪者認為種族主義是美國社會的一個大問題。“我們奉勸美國有關人士首先搞准自己的定位,在信口開河指責別國之前,自己先修身齊家,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華春瑩說。

首位訪問北京的川普內閣官員-美國務卿提勒森明會習近平、李克強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右)訪問北京,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左)展開雙邊會談。(美聯社)©

由 Storm Media Group 提供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右)訪問北京,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左)展開雙邊會談。(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右)訪問北京,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左)展開雙邊會談。(美聯社)

訪問中國之前,提勒森在日本與韓國多次提及北韓問題與薩德爭議,預計朝鮮半島問題也將成為中美討論的重點議題。尤其對付北韓需要中國協助、南韓部署薩德需要中國包容,美方要處理朝鮮半島議題,同樣少不了中國的支持。提勒森18日先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舉行會談,19日再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面。

「川習通話」化解僵局

雖然川普政府對中美貿易、人民幣匯率、南海問題採取強硬態度,「川蔡通話」更一度讓中美關係陷入緊張,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10日與川普通話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月17日與提勒森在德國會晤,2月21日楊潔篪與提勒森首次通話、2月28日再赴美會見提勒森與川普,並傳出四月川普與習近平會面的消息。中美高層的互動頻繁,雙方也都表示要加強高層對話與交往。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美聯社)©
由 Storm Media Group 提供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美聯社)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表示,提勒森這次與中國高層的面對面會晤,中美將釐清兩國關係發展的走向,中美關係未來「應該還是聚焦合作的」。阮宗澤說,「中美打噴嚏別人也會感冒」,因此中美應該共同向世界發出一種清晰的聲音,減少中美關係發展的不確定性。美國副助理國務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也表示:「我們希望能夠與中國方面進行建設性的討論,從而使我們能夠觸及問題領域,並在解決問題方面取得進展。」

中美關係怎麼走?

川普在競選期間不斷指責中國的貿易行為、聲稱要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還要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但川普上任後,並未對中國採取任何行動。中國總理李克強也表示「不希望看到貿易戰」, 「中美關係不管有什麼樣的坎坷,還是要向前走、向好處走」。提勒森是否能與中國政府找到解決貿易與其他問題的實際辦法,將是中美關係是否確實好轉的關鍵。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訪問南韓,17日飛抵板門店兩韓非軍事區(AP)©
由 Storm Media Group 提供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訪問南韓,17日飛抵板門店兩韓非軍事區(AP)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訪問南韓,17日飛抵板門店兩韓非軍事區(AP)

針對朝鮮半島問題,川普曾在推特批評中國對北韓問題「出力甚少」。提勒森17日更警告北韓,如果美國和南韓受到威脅,軍事行動將會是回應的選項之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7日再次強調王毅日前提出的「雙暫停」倡議,希望北韓暫停核子及飛彈活動,美韓也暫停軍演,以此找到雙方復談的突破口。

美軍薩德(THAAD)飛彈防禦系統第一批裝備7日進駐南韓(AP)©
由 Storm Media Group 提供 美軍薩德(THAAD)飛彈防禦系統第一批裝備7日進駐南韓(AP)

美軍薩德(THAAD)飛彈防禦系統第一批裝備7日進駐南韓(AP)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稱,指責中國向北韓「放水」的說法是美方的「想當然」,如果美國政府依據這種誤判制定新的北韓政策,只會有「比過去20年更嚴重的錯誤」。對於中國不幫忙約束北韓的指責,華春瑩否認中方「放水」,聲稱「中方一直全面、認真、嚴格、準確地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她也再次呼籲「雙軌並行」的解決之道:同時推進半島無核化與建立半島和平機制,至於北京堅決反對的薩德反飛彈系統又該如何收場,也是明天習近平會晤提勒森的重要看點。

不排除戰爭?美國務卿對朝表態賣的什麼藥

雷克斯·蒂勒森來了,給本已烏煙瘴氣的半島局勢又加了一劑料。
這位曾執掌美孚石油的國務卿,在多方或期盼、或猜疑的眼光中,開始了他的亞洲首秀。
3月16日,到訪日本後,蒂勒森就在新聞發佈會上,拋出“我們(美國)過去20年對朝鮮的政策完全失敗了”的聲明。承認的徹底,是否意味著除舊佈新?
3月17日,到訪韓國後,蒂勒森不僅第一時間去了朝鮮非軍事區——三八線,更拒絕與朝鮮進行談判,表示“如果他們將其武器計畫的威脅提高”到一個不可接受的水准,特朗普政府可能被迫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什麼行動?用蒂勒森的原話說:如果朝鮮陞級挑釁,戰爭的選項將被“擺在案頭上”。
深意幾何?耐人琢磨。
行程
本次蒂勒森先去日本,再轉韓國,最後中國。出訪行程可謂緊湊、低調。相比往屆國務卿出訪大批記者跟隨,此次蒂勒森的“5日3國遊“只帶了一名隨行記者。而且,低調似乎是蒂勒森變身為國務卿的一貫印象。
美國國務卿真的需要低調嘛?要知道,作為奧巴馬第一任期國務卿的希拉莉,四年時間裏,創紀錄的訪問了112個國家,平均每年訪問28個國家。反觀蒂勒森,自上臺後,本應出席的多場外國領導人會晤(日本、加拿大),蒂勒森都不見蹤影。反倒被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在外交方面搶了風頭。不僅如此,作為國務院的掌門,許多國務院高級官員職位,至今仍然處於空缺狀態,國務院和海外援助項目的預算還被特朗普削减了30%。蒂勒森面臨人荒、錢荒兩個難題。怎麼回事?

島上的美國問題專家刁大明告訴島妹,蒂勒森在特朗普內閣團隊中的地位並不重要,相比於決策者,他更像一個執行者。此次訪問日本、韓國、中國三國,蒂勒森更可能以適應的心態面對三國外交。不過,鑒於其執行者的角色,其所言所行更能窺探出特朗普政府對待朝鮮半島問題、中美關係的思路。畢竟,在蒂勒森出訪前,美國國務院代理助理國務卿董雲裳就表示“亞洲再平衡”一詞是奧巴馬政府用來描述其亞洲政策的,而本届政府將會有自己的亞洲政策構想。
而且,此次蒂勒森訪問亞洲之際,朝鮮半島已經亂成一鍋粥,先有朝鮮男子在馬來西亞機場遇害,再有朝鮮試射導彈,然後是“薩德“裝備趁韓美演習入韓,加上韓國前總統樸槿惠被彈劾,面對千頭萬緒,蒂勒森的亞洲的頭號議程很簡單,就是朝鮮。
同盟
蒂勒森亞洲首站雖在日本,但卻在與日外向岸田文雄會談後表示:美國過去20年對朝鮮的政策完全失敗了。否定過去的成績,美國有何用意?島上朝韓問題專家梁立昌認為,所謂失敗,是說美國並沒有讓朝鮮放弃覈武器,美國在半島無核化上的努力無成效。確實,在對待朝核問題上,美國使用了包括經濟制裁、多邊手段施壓、六方會談等手段之後,均未制止朝鮮的核計畫。
隨後到達首爾的蒂勒森,拒絕與朝鮮進行任何談判,並表示,若朝鮮提升武器威脅到不可接受水准,美國將先發制人。
這是不破不立?特朗普政府已經準備好新的對朝政策了嗎?

梁立昌認為,蒂勒森此次訪日本、韓國,有强化美、日、韓三方合作意圖。美國長時間以來在應對朝核危機上,希望三方能捆綁在一起。而讓美國頭痛的問題是,美日韓三方捆綁,韓國是薄弱一環。因為韓國一直以來,不僅要面對跟美國的同盟,還要面對朝韓關係。而朝韓關係,因韓國不同執政黨執政而搖擺不定。
早在1998-2008年,韓國進步政黨當政,從金大中到盧武鉉都更看重韓朝關係,在此階段韓美關係遇冷。而李明博政府上臺後,對朝態度漸強,與美國的同盟關係逐漸升溫。也正是在李明博主政期間的2009年四月,朝鮮宣佈推出六方會談,並重啓核設施建設。可以說,在韓美關係當中,韓美同盟的關係一波三折。
此次蒂勒森訪問韓國,第一層任務是繼續加强與日、韓同盟。第二層意思則更可能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韓國有一肚子“委屈”要跟美國訴。因為部署薩德,韓國和中國如今政治、經濟遇冷。如今,經濟壓力、外交壓力雙管齊下,韓國心裡什麼滋味,不言而喻。
本來,在韓美同盟框架之內,韓國應對朝鮮,美國則在軍事、外交上應對中國。如今,韓國卻為韓美關於“薩德”的共同决定而遭受壓力。韓國政府心裡苦哇,憑什麼呢?這種情況下,韓國希望美國出面把朝核、薩德因果關係,向中國表明,讓中國能理解韓美之間部署“薩德”正當性。可以說,此次蒂勒森拒絕同朝鮮談判,也正中韓國下懷,即試圖借美國之力,把問題拋給中國,擠壓中國,使中國在朝核問題上更加强硬。
在盟友關係上,儘管作廢奧巴馬“亞洲再平衡“政策,但特朗普的亞洲政策器重日本,韓國的方向不會變。只是,在盟友關係分擔上,特朗普會讓讓盟友分擔更多。這一態度與特朗普在2月28日國會演講中,所表達的觀點相同,即“我們期望我們的合作夥伴,無論是在北約、中東或太平洋,在戰畧和軍事行動中發揮直接和有意義的作用,並支付其公平的費用份額。”一句話,地主家也沒餘糧,想合作多交錢。
刺激
此次蒂勒森訪問韓國,並未直接去首爾,反倒直接奔赴三八線。鑒於此前有報導稱朝鮮正準備威力更大的第六次核子試爆,蒂勒森這一行為正是體現了美國在半島地區的强大軍事存在,意在鞏固韓美同盟,觀察前方動態,向朝鮮發出警報訊號。但這不會刺激朝鮮嗎?
今年韓美軍事演習在規模上,對朝鮮的刺激的確比較大。但朝鮮的反應卻出乎意料地克制。相比於以往在言辭上激烈,行為上如試射導彈、登陸艦演習、軍事緊急事態演習等,今年朝鮮並沒有太多過激反應。而且,3月16日,朝鮮駐華公使樸明皓舉行記者會,責備朝鮮半島局勢惡化的責任在於美國與韓國的聯合軍演和武力增强措施。

朝鲜此时举行记者会,一方面是表达委屈。啥意思?你们韩国委屈,我们朝鲜也很委屈。如果不是韩美搞军演,我们也不会继续搞试射、搞核武器,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办法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朝鲜注意到特朗普的外交风格变了。特朗普多位内阁成员,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特朗普版本的亚太政策,即以实力促和平。如今特朗普崇尚军事力量,重视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意义上的存在。考虑到这个变化,朝鲜也在适当放低姿态。

中美
根據行程,蒂勒森的最後一站是中國。此次來華,蒂勒森對中國的態度成為多方揣測的話題。亞洲安全專家哈裏·卡紮尼斯此前曾表示,從特朗普政府執政的第一天起,其對中國的強硬立場,就是美國亞洲政策的一部分。而蒂勒森在其提名國務卿時,就警告中國將不會被允許進入其在南中國海建造的人工島。如此看來,似乎此次蒂勒森來華,很可能來者不善。
刁大明則認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中美關係互動,雖有小雜音,但整體上克服障礙、分歧,從兩國元首的通話,到兩國外長、財長見面,中美關係推進良好。另外,從總統政治週期角度講,新任總統在當選的第一年,都會有一個學習週期。所以,新任總統在第一年往往不會開展全方位外交政策,而是適應、磨合。當然,也不排除這一“學習週期”因突發事件而有所側重,比如此次朝鮮半島問題。
所以,此次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可從兩方面看。一方面涉及朝鮮半島關係。儘管韓國借美國施壓中國,但是單方面的施壓是不存在的。在朝鮮半島問題解决上,仍需要中國這個穩定器發揮作用,不會允許美國蠻幹。
另一方面,中美還有區別於朝鮮半島關係之外的利益關係。如果緊盯中美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解决,則失於整體。現時,美國新的亞洲政策尚未出爐,替特朗普代言的蒂勒森,雖然說了很多“狠話”,但未必當真,一方面安撫日韓小兄弟,一方面也想試探中國底線,對這種新政策出臺前放的“煙霧彈”,中國不妨姑妄聽之。我們自己的半島利益訴求,一定要清晰、明確地向美日韓,包括朝鮮表達,劃好底線,也要亮明紅線,有些時候,也不妨撂點狠話。

電郵門

Q:希拉莉的電郵有何特別?

A:聯邦政府官員一般都用官方電郵系統,過去亦有國務卿偶然用非政府電郵辦公,但希拉莉在二○○九至二○一三年出任國務卿期間,所有公務都用自設伺服器的私人電郵來處理。

Q:用私人電郵賬戶有何問題?

A:用私人賬戶,意味一旦出現法律糾紛、國會調查,或公眾根據《公開紀錄法》索取文件時,希拉莉可自行決定保留或刪掉哪些原本按法例規定必須交出的郵件。她卸任時向國務院交出逾三萬封與工作有關的電郵,但表示銷毀了另外三萬多封私人電郵。她的助手和國務院都說,她從未用私人電郵賬戶接收和發送機密資料。

Q:事件會影響希拉莉角逐明年大選嗎?

A:希拉莉一向被批處事神秘不守規則,這次事件正正印證這說法。她處理二○一二年利比亞美國領事館襲擊案手法,一直備受批評。眾議院委員會已發傳票,要她交出相關郵件,共和黨甚至可在眾院提出表決,逼她交出伺服器。國務院將檢查她交出的電郵有否違規,或需時多月;希拉莉是民主黨最熱候選人,但電郵門餘波多半明年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