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特朗普:美國下午1時舉行新聞發布會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於當地時間下午1時(香港時間14日凌晨2時),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舉行有關對等關稅的新聞發布會。

Posts Tagged ‘ 新聞 ’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於當地時間下午1時(香港時間14日凌晨2時),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舉行有關對等關稅的新聞發布會。
國安處今晨帶走《立場新聞》副採訪主任陳朗昇。
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於今日(29日)拘捕一間網媒公司6名高層或前高層人員(3男3女),年齡介乎34歲至73歲,他們涉嫌違反《刑事罪行條例》第9及10條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並搜查被捕人士的處所。
據了解,涉案的網媒公司為《立場新聞》。被捕6人為鍾沛權、周達智、吳靄儀、方敏生、何韻詩、林紹桐。
國安處人員早上兵分多路,一批人員於早上6時許,持法庭手令掩至記協主席、《立場新聞》副採訪主任陳朗昇位於沙田顯徑邨的寓所搜查。至早上7時半,hoka shoes for women警員把他押上七人車帶走,七人車其後駛入大埔帝欣苑。
另一批人員則掩至《立場新聞》位於觀塘開源道55號開聯工業中心的辦公室搜查,相信會帶走大批文件及證物調查。
今年6月《立場新聞》曾發出公告,《立場》母公司6位董事余家輝、周達智、吳靄儀、何韻詩、方敏生及練乙錚辭去董事職務,其餘2位董事蔡東豪及鍾沛權留任。至上月鍾沛權宣布辭任《立場新聞》總編輯一職。鍾的妻子為前《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接受福斯新聞採訪時表示,自己「肯定會」跟中國達成中美貿易戰協議(Ill definitely get a deal with China)。
此前,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將於6月底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後,才決定是否對剩下的價值3,25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
20國集團峰會將於6月28日至29日在日本大阪舉行,預計川普屆時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高雄新市長韓國瑜,還沒上任,卻已經馬不停蹄,準備要在高雄「大幹一場」!而他的小內閣名單,也看似已逐漸成形!
韓國瑜要組的小內閣團隊,韓國瑜強調,三位副市長,「一位要瞭解工程,一位要能快速行銷高雄」,另外一位「希望能夠找到外語能力很強的」,但是最重要的是「熱情、熱情、熱情」。
▲韓國瑜親口證實有徵詢前主播王淺秋意願 。(圖/翻攝王淺秋臉書)
▲▼ 韓國瑜 。(圖/記者吳奕靖攝)
韓國瑜30日出席國旗哥告別式時,被問到對新聞局長,似乎囑意目前任職六福集團協理的王淺秋?韓國瑜第一個反應是說:「沒有,沒有,現在還沒有完全證實」,韓國瑜表示,王淺秋有豐富的新聞跟公關經驗,但是目前都還沒有定案,表示自己有接觸很多人,王淺秋是其中的一個人,預定還會接觸很多人。
而被徵詢的的新聞局長人選王淺秋,過去她是TVBS記者、中天主播,在馬英九任北市長時期主跑市政。郝龍斌時期,進入北市府團隊;接著轉換跑道,擔任台北101大樓董事長特助,目前在六福集團任公關協理。
中國商務部將於北京时間週五(4月6日)晚上8點就中美貿易問題召開新聞發佈會。
當天上午,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白宮聲明表示,他正命令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考慮對1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4月6日中午12時,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回應稱:“在中美經貿問題上,中方立場已經講得很清楚。我們不想打,但不怕打貿易戰。”
上述發言人強調:“對美方聲明我們將聽其言觀其行。如果美方不顧中方和國際社會反對,堅持搞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徑,中方將奉陪到底,必定予以堅決回擊,必定採取新的綜合應對措施,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堅決捍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陳嘉倩早前被揭陷入三角戀,成為第三者,女神形象一度插水,嘉倩與堪虞學家蘇民峰合作ViuTV新節目,雖然這個節目不是以堪虞命理為主題,不過都要問下師傅,嘉倩可以點樣化解是非,師傅卻說:「唔使化解,經一事長一智。」師傅反而教返嘉倩如何帶眼識人:「唔好只係睇男人點對你,要睇佢地點對周圍其他人,如果佢追緊你,為咗討好你,當然托塔都應承啦。」
咁唔知嘉倩嚟緊嘅桃花運如何呢?師傅就話嘉倩2017年桃花不錯,但如果她以事業同學業為重,就要等到2020年先再有桃花。不過師傅話嘉倩2018年太歲相合:「合代表人緣好,人緣好自然是非少。」
經歷過因為感情而成為娛樂版面主角嘅嘉倩,就話嚟緊唔諗咁多感情事:「我依家反而最擔心學業、事業同健康。」至於被指因負面新聞而導致工作被喊停,嘉倩就否認此事:「其實我一直都好多工作,嚟緊都有新嘅工作接洽,好奇怪點解會無端被指工作量減少。」希望嘉倩真係如師傅所講,今年可以遠離是非啦。
前新聞主播陳嘉倩去年九月離開無綫重返校園,不過有傳佢同有案底嘅陳志遠拍拖後,無綫女藝人朱婉禎出嚟訴苦,話自己先係「正印」,陳嘉倩係「小三」!
雖然陳嘉倩話自己唔知情,仲話:「有人不斷的威嚇、滋擾,亦有人揚言要每天跟蹤我」已經報案,不過被朱婉禎直斥佢大話連篇,「男友」陳志遠亦指,陳嘉倩早知「正印」存在!
呢單「羅生門」邊個岩邊個錯都好,陳嘉倩形象已跌落谷底,更有指佢工作量大減,雖然之前已經過檔ViuTV做節目主持,及喺港台主持氣候及環境資訊節目《大氣候》,不過呢日有報道指,《大氣候》2月3日起,將由另一位前無綫新聞主播鄭萃雯主持!
港台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係陳嘉倩主動請辭:「同陳嘉倩係傾好先拍13集,但未到13集時,大家已經商討係咪繼續做。」睇嚟今次真係事業、愛情兩失意!
外國傳媒報道,北韓在去年四月時,曾經發生試射導彈失敗事件,懷疑導彈墜落境內有二十萬人口的德川市,但到底有否造成傷亡,則是未知之數。
報道指,當日是試射「火星12型」中程彈道導彈,但試射失敗。報道引述美國官員,指出在試射1分鐘後就有異常,飛行高度低於70公里,原以為導彈會空中解體,但以衛星圖片顯示,當時導彈墜落德川市郊區,而且墜地後可能曾有大爆炸,令建築物炸毀,亦有一所溫室受損。
報道指,北韓未有發布消息,因此難以了解有否傷亡,但指如果當地屬人口密集地區,影響程度極大。
紅Van猛撼掃街車 2危殆12傷 – 雅虎香港新聞
【本報訊】牛池灣新清水灣道發生嚴重車禍,一輛滿載乘客「紅頂」小巴,昨凌晨沿快線上斜時,突然從後猛撞一輛緩緩行駛的掃街車,司機與乘客共十四人浴血受傷,其中司機被夾困,需由消防員救出,另一名女乘客亦重創,俱情況危殆。由於有乘客指司機無意識減速,不排除有人駕車分心,正就意外原因展開深入調查。
傷者分送兩醫院救治
肇事小巴由旺角往西貢,由姓李(五十歲)司機駕駛。昨晨零時許,小巴滿載乘客沿新清水灣道快線上斜,至豐盛街對開,適時一輛掃街車靠近路旁清理垃圾,車速緩慢,不料小巴直撞其車尾,將其推前兩米,小巴車頭毀爛,乘客大驚呼叫,多人受傷,李更被夾着下半身,雙腳受傷流血,忍痛求救,姓劉(六十歲)掃街車司機無恙,立即落車查看及報警。
消防員趕至救援,用工具撬開司機位車門將李救出,同時將受傷乘客扶出,證實傷者共有十四人,分別七男七女(廿二至六十七歲),其中一名男乘客疑左腳骨折,全部安排坐在路旁初步急救,再分批送往兩間醫院救治,李與一名姓張(四十七歲)女乘客命危。
小巴車速顯示器故障
據掃街車司機稱,當時車速僅十餘公里,已亮着箭嘴燈號,從倒後鏡赫見小巴駛至,沒有減速及響號下直撼車尾,撞擊力驚人,他更形容「架車(小巴)完全無Dup」。他緊握軚盤防止失控,才避過一劫。一名姓羅小巴男乘客表示,小巴的車速顯示器故障,故估計事發時車速約六十公里,不算太快,但司機「冇乜減速就撞落去」,懷疑司機分心。警方未能向小巴司機錄取口供,暫未確定肇事原因,將循司機精神狀況、小巴機件性能及現場環境等方向調查。
香港公共及專線小巴同業聯會主席陳勵生表示,紅頂小巴司機收入低微,十分辛苦,年輕人不願入行,令司機出現青黃不接情況,往往有車無人開,在缺乏人手下,有時需找退休司機出任替工,因此行內高齡司機頗為普遍,但是次車禍司機年齡不算太大,亦相信有足夠駕駛經驗,意外或與過分操勞,導致分神而無留意前車有關。陳呼籲同業駕駛時要時刻保持警覺,不要跟車太貼。
官媒昨晚播出畫面,指習近平八月三十日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十九大報告徵求意見稿,聽取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意見。習近平強調,面對新目標新征程,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要加強合作,最大限度把各階層的智慧及力量凝聚起來,共同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他又希望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自覺增強維護中共領導,正確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凝聚政治共識,匯聚各方力量。
據官媒報道,來自內蒙古、西藏的十九大代表團昨早搭機飛抵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成為首批抵京的京外代表團。相比起五年前的十八大,今屆十九大代表人數為二千二百八十七人,比十八大增加十七人,當中「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代表比起十八大增加七十九人。
年齡方面,十九大代表的平均年齡為五十一點八歲,較十八大時的五十二歲略低;學歷方面,九成四代表擁有大專以上學歷,亦較十八大略高,而女性、少數民族代表人數亦有所增加。至於十九大首場新聞發布會,將於周二(17日)下午四時半舉行。
另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國務院老幹部活動中心主任王立連透露,相比中共十六大至十八大,是次大會體現節儉辦會的特點,其中代表飲食標準降低規格,以往的海參、大蝦等名貴菜式今屆將不復見,而代表所入住酒店也不再擺設花壇和歡迎標語,房間也沒有水果。
大家講到無綫新聞小花,第一個應該會想起陳嘉倩,不過無綫地大資源多,樣靚聲甜又怎會只有她一個?其實梁凱寧都是另一個被網民力捧的新聞小花。92年出生的她今年只有24歲,浸大傳理出身一畢業就加盟無綫做新聞主播,初時在互動新聞台吸收經驗,短短一年時間就開始主持翡翠台的天氣報告,之後到《星期日香港早晨》,再以最歷史上最年輕的主播主持《香港早晨》,她和陳嘉倩基本上都是主持同一個新聞節目,俗稱「無綫新聞雙花」。
梁凱寧除了樣靚聲甜,身材好都是一個大賣點,早幾年她的中學時期照片被網上瘋傳,穿著三點式的她盡顯豐滿身材。近日又流傳出中段應該是她在學時期製作的短片,片段是模仿《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的橋段,只看梁凱寧穿上校服透出一股清純的氣質,同陳妍希相比都不會輸蝕,女神就是女神,即使換個環境依然十分吸引。
習近平語氣嚴厲 對綠下通牒 – Yahoo奇摩新聞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藉紀念孫中山誕辰,強烈反對台獨分裂國家、堅持九二共識。大陸涉台學者表示,習近平反對國家分裂的完整措辭尚屬首次,語氣空前嚴厲,形同對民進黨政府畫下明確紅線,但只要民進黨承認九二共識,兩岸互動仍可能。
上海台研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表示,藉由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習近平強調國家統一、民族偉大復興,這和孫中山「國家統一、同胞之福」論述是相銜接的,既有現實上政治意義,也有歷史意義。
倪永傑認為,相比以往領導人,習近平在反對國家分裂的措辭屬於首見,語氣也是前所未有的嚴厲,講得話也愈來愈重。
倪永傑指出,所謂「任何組織、任何政黨」,直指台獨勢力和民進黨當局,目的在向台灣的各種台獨勢力提出嚴正警告。而且習近平說,「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都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民堅決反對。」顯示大陸必會採取相應措施,打擊遏止各種台獨分裂活動。
廈門大學台研院政治所所長張文生則稱,少數台獨份子鼓吹「去中國化」和「去孫中山化」等「文化台獨」的作法,企圖切割台灣與大陸歷史,這種不顧兩岸人民情感和意志的行為,「是不得民心的」。
針對習近平說,「台灣任何黨派、團體、個人,無論過去主張過什麼,只要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其交往」,倪永傑認為,這代表大陸對台灣政治人物要求門檻並未提高,對藍綠雙方都是相同標準。
倪永傑稱,習近平談話,針對性十分明顯,「只要蔡英文總統承認九二共識,大陸不會關上對話交流大門,希望民進黨繼續未完成答卷。」
華東師大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指出,習近平的話,形同明確向蔡當局畫下紅線,「台獨分裂不可取、不允許、不可能。」若蔡當局還以為大陸在對台獨問題還有迴旋餘地,「真是大錯特錯。」
又到書展,又到各大出版社努力推廣閱讀文化的時候。噢,我都係唔好講笑,一啲都唔好笑。應該話係出版社各出奇謀搶錢的時候。
今年書展有一本書,引來新聞界劣評如潮,甚至比屈大作家文章有過之而無不及。作者是一位所謂「前新聞小花」,寫新聞部內八卦。風聞此書備受關注,引來各大傳媒娛樂版報導,可惜我有其他書要看,實在未能抽空拜讀。
而我不明白,「新聞部血淚史」這幾個字,和新聞部那個同事多是非,那個同事愛罵人有任何關係,聽來和小學生講是非沒有分別。如果你認真做過新聞,理解的「新聞部血淚史」,絕對和感情瓜葛、化粧整頭無關。
每年夏天,我都會想起2002年實習那天,在山貝河追小灣鱷,拿著腳架被咪線絆倒,扑到新買的西褲穿大窿,一邊流血一邊追足一日新聞。
每年夏天,當你安坐冷氣房內看新聞小花報新聞,你可有想過每年有幾多記者因為在大熱天下中暑?我又記得我在04、05兩年七一遊行採訪,和攝影師揮汗如雨,在遊行隊伍前後奔波,工作完成後統統病倒。
我又記得,當日世貿部長級會議,韓國農民和灣仔會展發爛,我眼見我的攝影師拍檔被飛來的木棍扑穿頭,然後我們在催淚彈中失散。他後來去了醫院,我在告士打道的快線睡到天亮。
每次新聞大事件,台前幕後傾盡全力報道,採訪主任調兵遣將,前線記者攝影工程車長不惜一切採訪,後勤還有編輯剪片導播等等,不計日夜運作。這些就是新聞部的血淚史。
雖然近年新聞部管理大有問題,是不爭事實,自我閹割也成為嘲笑對象,罪在誰人大家心知肚明。不過,何苦將討論降格到八卦消息,出書消費之?貶低自己的專業,也貶低自己人格,為賺錢真係可以去到咁盡?
大陸央視凌晨時段的新聞最近收視率連番刷新,因為觀眾都在等「小鮮肉」主播李澤鵬報新聞,李澤鵬帥氣的外表和青澀的氣息,吸引25萬網友到他的微博朝聖,大嘆「小哥顏值太高」、「為了他可以早起看新聞」。
應屆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學院的李澤鵬,6月初和其他3位新主播在央視《中國新聞》凌晨時段亮相,有網友發現其長相酷似林志穎和胡歌,增加不少女性觀眾熬夜也要看新聞的動力。
李澤鵬大二便擔任雲南衛視《新看點》主播,大三在央視財經頻道擔任記者,不但有播報專長,還輔修電視編導雙學位,讓網友驚嘆不僅「顏值高」,還是位「學霸」。此次播報機會,更是通過層層選拔,並在央視實習3個月後才得以批准。
知名度大增的他,生活照也漸漸外流。《華西都市報》問及走紅後的感想,李澤鵬回應:「網友的支持我很感激,有時間的話,希望與更多喜歡我的廣大觀眾溝通交流。新聞是一條艱苦又漫長的路,這裡絕不只有播報台上的光鮮,還有身負新聞一線的信仰和使命。」